心外膜是位于心臟表面的一層間皮細胞組成的膜,在心臟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。缺少心外膜的心臟是不能正常發育的,缺少心外膜的小鼠死于胚胎早期。雖然心外膜在心臟發育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,但在成體心臟受損修復過程中,心外膜如何發揮其重要功能還不清楚。
過去研究發現了一組可培植心肌細胞的干細胞。研究人員認為當病人心臟出現問題時,便會失去驅動心跳的心肌細胞。*的補救方法就是制造更多這類細胞。研究組利用轉基因小鼠模型發現:心外膜細胞在心臟受損后發生上皮間質轉換(EMT),形成間充質樣細胞,通過分泌大量促血管新生因子,促進心臟冠脈內皮細胞增值,從而改善心梗后心臟功能的恢復。
據悉,研究人員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新干細胞的。他們當時正在研究心外膜的另一組基因,所以要在活老鼠的胚胎上,用紅色熒光蛋白復合體標簽特定的細胞。出乎意料之外,他們竟然目睹心外膜細胞轉化成心肌細胞。研究成果顯示,用基因編號為“Wt1”的干細胞能制造出心肌細胞、滑肌細胞及內皮細胞。